第四章 机电部门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7)

七、动力长武法增
 

第四章 机电部门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武法增(1950.8~),河南省禹州市人。1968年2月入伍,1970年从北海舰队威海水警区扫雷舰大队调到潜艇部队,曾任127、155、210潜艇动力长,后任346潜艇机电长。1986年底转业到河南省禹州市电业局工作。2010年10月退休。
 

第四章 机电部门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武法增是在“潜艇事业大发展”的时候从水面舰艇部队调到潜艇部队来的。在我的印象中,他一直很谦虚,平日里他和谁都客客气气的,从没见他和谁着急红脸。这或许和他是从外单位调来的有些关系。当时艇上机电部门1968年兵很多,有的连班长都不是,他已经是动力长了,属于进步比较快的。
可能是他的脾气太好了,结果有人就“欺负”了他一下。
据孙元明回忆:
大概是1971年春的事情,有一次武法增动力长刚发工资,过了一晚上,钱没了。当时他生活在电工班,我们电工班的同志都是重点怀疑对象,个个紧张,人心惶惶。班里马上召开党小组会,分析情况,并向艇领导做了汇报。张连忠艇长晚上在军人大会上说:只要把钱送回去,并到艇部承认错误,我们就替你保密。当晚就有人把钱送回来了,是从武法增睡觉的那个窗户把钱扔回来的,钱撒了一地。张顺宝在窗户外发现有一双胶鞋印,在大家都上艇转动机械时,偷偷地对了鞋印,发现和我们班从外单位调来的×××的胶鞋吻合。据说,×××向艇领导承认了错误,艇领导一直为他保密。
孙元明说的这件事,我好像有点印象。因为后来艇领导说钱找到了,大家别再猜疑了,我们就没再关心这件事,也没听武法增说起过。其实是谁干的,大家心里都有数,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武法增转业以后,就和大家失去了联系。那时大家都忙,也没空去联系谁。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曾多方打听武法增的下落,一直没能找到,这次也不知是谁找到他的。终于联系上了,大家都很高兴。他应我之约,为本书写了一篇有趣的文章《打赌》。他说的这件事我有印象,不过在他没有说起来之前,我是一点也不记得了。
 

第四章 机电部门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打 赌
武法增
 
1976年远航前夕,全艇各部门机械准备完毕,只等上级一声令下,潜艇就可以马上出航。
33型潜艇的淡水装载量有限,远航期间,淡水会比较紧张。为了节约淡水,艇领导要求大家在出航前把头发剪短。这时艇上有几个“活宝”便起哄说,剃光头,更节约淡水。
老军医于德兴从来没有理过光头,并且性格内向,从不喜欢闹腾,声纳兵郑志远就故意逗他:“老医生,你如果能剃刮个光头,我也剃光头,而且连眉毛也刮掉!”
没想到平时少言寡语、与世无争的老医生的“斗志”一下被郑志远“挑”起来了,他一本正经地对郑志远说:“一言为定,不准反悔!”
郑志远愣了一下,老医生的态度让他感到意外,可是,大话已经说出去了,自然不能自食其言,于是故作豪迈地说:“好,一言为定!”
噢——!在场的人一阵起哄,气氛十分热烈。
在众人的见证下,业余理发师拿起推子就把老军医从头正中推出一道亮光。大家又是一阵哄笑,一起把目光投向郑志远。
郑志远大大咧咧地用唐山口音说:“这有啥呀!不就是剃个光头嘛!”
“眉毛!还有眉毛!”大家一起叫起来,自然是怕郑志远赖账。
“眉毛就眉毛,来吧!出海一个月,回来啥都长出来了!”
一个月,头发会长出来,眉毛会长出来么?头发时间久了不剃会长得很长,眉毛却不会。平时没见过谁剃眉毛,好像眉毛永远不会像头发那么个长法。事到如今,郑志远只能硬着头皮任人宰割了。
老医生的络腮胡子很浓,剃了光头之后,就更显那络腮胡子的茂密了。于是有人开玩笑说:“医生,你怎么把头发都长到脸上去了?”
只要脑袋长得圆,剃了光头并不难看。老医生的光头不难看,郑志远的光头也不难看。但是,一个人没有眉毛,会是什么样子?在业余理发师给郑志远刮眉毛的时候,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只等那“见证奇迹的时刻”到来。
噢——!哈哈哈哈——!当郑志远的眉毛被剃光的那一刻,顿时爆发出一阵震天动地的嬉笑声。在场的人全都笑翻了,有的人笑得肚子疼。老艇长张连忠听到这么大的笑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好奇地走过去一看,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没有眉毛的郑志远,看上去像个怪物。那一幕,时过40年,仍然历历在目。
 

第四章 机电部门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本网站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编著的纪实文学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敬请阅读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