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6)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2)
我问姐夫:当电影明星也能干革命么?
舒曰信答道:“拍进步电影,宣传革命思想,当然也是干革命!”其实他的想法是:如果沈琬当了影星,有机会接触上层人物,也许可以做情报工作。但此事重大,他得听听领导和战友的意见。他把自己的想法先对华明之说了,华明之不同意。后来又对鲁自诚说了,鲁大哥认为,当电影明星接触上层获得情报,不可取。并郑重地让舒曰信和华明之去征求王学文的意见。鲁自诚在把舒曰信和华明之发展入党,输送给中央特科之后,因其他工作之需,就不再领导他们了。但他仍然关心他们以及我们姐妹俩。他认为,这样的大事,应该请示他们的直接领导人。
王学文听了舒曰信的汇报,很有远见地一锤定音说:不要去当什么电影明星,还是掌握速记技术好。毕业后如果有机会进入国民党机关谋一个职位,说不定还可以为党搜集情报。
我当时并不知道他们的这些想法,只是觉得自己没学过表演,当明星有点难,相比之下,学 速记会容易些。又听了“ 舅舅”( 王学文)、鲁大哥、舒曰信和华明之的话,我决定报名进了设在闸北海宁路942弄南高寿里一号的上海炳勋中文速记学校。校长杨炳勋曾留学美国,他参照英文速记基本原理,用汉语拼音方法设计了“炳勋中文速记”,于1925年发表了《炳勋速记》—书,并在上海设校推广。

★1934年,沈安娜在上海炳勋中文速记学校期间使用的课本和词典
这一时期在中国流行的速记法有好几种,除了“炳勋速记” 外,还有“张才速记”、“ 汪怡速记”和“ 邦永速记”等。各家自成体系,互不相通。
我在炳勋中文速记学校学习期间,主动提出帮助学校刻蜡纸,印教材,张贴招生广告,打扫教室。校长便免去了我部分学费作为回报。

★沈安娜使用的炳勋中文速记符号
我勤奋好学,因此学习速记比别人要快,原本是半年的学业,我只用两三个月就基本掌握了速记技术。
入秋的一天,我在学校门口马路边的电线杆上看到一张广告,一个叫于熙俭的翻译家,要招聘一名速记员,协助他翻译一部英文作品。我觉得这是一个检验自己速记能力和能否借以谋生的好机会,我立即把小广告撕下来, 找到于熙俭的工作室。经过简单的测验,于熙俭决定录用我。
于熙俭要翻译的作品,是美国现代舞创始人爱莎多娜•邓肯的《邓肯女士自传》。他手捧英文版原著,用汉语口译,要求我速记下来,然后整理成中文,交给他。如果于熙俭对我提供的中文译稿有较大修改,则交由我再抄一遍。在翻译《邓肯女士自传》的过程中,邓肯的革命精神使我受到强烈的震撼。我对姐姐和姐夫说:“邓肯不仅是一个舞蹈家,而且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
邓肯是美国人,她多年浪迹国外,接受了进步思想。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爆发时,她正在法国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她在自传中写道:
俄国爆发革命的消息传来的那一天,一切爱自由的人们都充满着希望、快乐。那天晚上我跳了《马赛曲》,是以创作歌曲时原来就有的真正革命精神来表演的。接着,我即兴表演了《斯拉夫进行曲》, 其中出现了沙皇的国歌, 我就把这段音乐用来表现皮鞭抽打下被压迫奴隶的形象。(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