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6)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3)
……

★1934年版《邓肯女士自传》(国家图书馆藏)
说也奇怪,在我的全部艺术生涯中,正是这种绝望和反抗的舞姿最吸引我。我穿着红色图尼克舞衣,不断地表演革命,号召被压迫者武装反抗。
由于她的这种革命倾向,以及她那无拘无束的性格,她在法国和希腊待不下去了。1921年春,她收到苏联政府发给她的电报:“只有苏联政府能了解你。欢迎速来,将为你建立舞蹈学校。”于是她去了苏联,并受到热烈欢迎,列宁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都观看过她的演出,她还和苏联年轻诗人叶塞宁结了婚。后来她回到美国,由于她的亲共、亲苏言行,被美国政府剥夺了美国国籍。
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于熙俭决定把这样一部作品翻译出来,奉献给中国读者,是要有相当的胆识和勇气的。
我白天要上课,只能在下课后到于熙俭的工作室速记,然后回到宿舍连夜整理,第二天将译稿交给于熙俭。就这样我每天都要忙到深夜。虽然休息时间很少,但是我心里很高兴。这项工作迅速提高了我的速记水平,还得到了平生第一次报酬,学费、晚饭也有了着落。这使我顿时萌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食其力的自豪感。
一连忙碌了两个多月,我将全部课余时间都用在这项速记工作上了。于熙俭对我的工作非常满意。1934年底,此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顺利出版。于熙俭赠送我一册样书,他在书的扉页上写道:感谢沈琬小姐。
此书在当时的青年读者中影响很大。黎莉莉在她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看了《邓肯女士自传》,给我很大启发。我被书中所说的跟着音乐自我想象、自我发挥进行舞蹈创作迷住了……”
说来太巧了,1934年冬天,我刚刚帮助于熙俭完成《邓肯女士自传》的翻译工作不久,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到炳勋中文速记学校招考一名速记员。我那个班的学生还有一个月才毕业,校长杨炳勋决定挑选学习成绩比较好的我和另外两名男生去实习、应试。一个月后,根据成绩和表现,从三人中录用一名。这是进省政府工作啊,同学们都趋之若鹜,而我的态度却并不积极。我不愿去国民党的衙门应试,而希望毕业后能以速记技能谋职,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新女性,或者成为姐姐和姐夫那样的职业革命者。我认为,就是去拍摄进步电影,也比到国民党机关衙门里去侍候官僚舒心。
此时的我,处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舒曰信和华明之把以上情况向王学文做了汇报。王学文兴奋地说:太好了,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招考速记员,对我们来说,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沈琬已有一定的革命思想基础,你们一定要好好启发她,叮嘱她努力争取考上。不要去当电影演员,这不是我们获取情报的好办法。也不要当什么职业革命者。要抓住眼下这个自然考录的机会,打入国民党浙江省政府,然后有可能相机开展情报工作。
王学文一锤定音,舒曰信欣然服从。
根据王学文的指示,舒曰信和华明之商议好之后在沈珉的陪伴下找我谈话。
谈话的气氛自然是非常严肃的,谈话的地点仍然是在姐姐、姐夫的小亭子间。
舒曰信神色严峻地对我说:你不是要求参加革命么?你先说说你为什么要参加革命?
我不假思索地说:我参加革命,就是要追求妇女解放,不受包办婚姻的束缚。要求自由,要求民主,要求进步。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