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4)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4)

在医院里,他每天要坚持下床锻炼,可是腿脚常常不听使唤。在护工的搀扶下,他一边唱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起来!起来!”一边用力挪动双脚。医生和护士见了,无不为之动容。同时,他们奇怪的是,这位已经失去了大部分记忆的老人,为什么独对这两首历史歌曲刻骨铭心呢?

我心里清楚,《毕业歌》是我和明之的恋爱之歌,《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们的革命之歌。我们正是唱着这两首歌,在革命的道路上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并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的。确实如此,我们相濡以沫、休戚与共七十年,有歌为证,有史为鉴。1935年,从春到夏,随着一次次的接头会面,明之和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日倶增。后来我们异口同声地说“秘密情报工作”是我们爱情的“催化剂”。

随着我们感情逐渐热烈, 于是想走到比西湖更远些、人更少一点的地方去。情侣们总是喜欢在幽静的地方约会, 人越少越好,最好这个世界只属于我们两个人。于是,明之提议到杭州郊外的“九溪十八涧”去。我欣然同意。

 

第三章 (4)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2002年,沈安娜与华明之在北京医院

 

九溪十八涧位于西湖西南群山峻岭中。因为路远,我们想省些钱,就走一段路,坐一段车。去九溪十八涧要经过著名的茶乡龙井村,闻名世界的龙井茶就出产在这里。这里的农民大都以种植和贩卖茶叶为生,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村中的道路两旁,支着一个用炭火烧热的大锅,现场炒制茶叶,当街叫卖,空气中弥漫着浓郁茶香。

穿过龙井村,前面就是遐迩闻名的九溪十八涧了。

越往峡谷深处走,景色越美,气象越新。这里山清水秀,游人稀少,明之和我一路走累了,就在溪边休息。

明之说:“听人家讲,这里的水好,到了这里一定要用溪水洗洗脚,能洗去晦气,洗来福气。”说着就把自己的鞋袜脱了,将脚伸进水里。

我却犹犹豫豫不肯脱鞋。明之问我为什么,我有些难为情地说:“我小时候缠过脚,有点变形。”

明之听了,安慰我说:“现在好了,我们一起反封建,闹革命,决不让那些束缚中国妇女的封建礼教再伤害我们的姐妹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就大大方方地脱了鞋,把“解放脚”伸进水里,一边洗,一边说:“洗去晦气,洗去晦气!”

两人并肩坐在溪边,周围的环境是那么幽静,偶尔有鸟儿发出几声鸣叫, 更显出“鸟鸣山更幽”的诗意。明之此时故意“转文”吟出一首古诗:“两山悬似剑,相让一溪流。白石几回度,青山到处留。”

我由衷地称赞道:“想不到你还真博学啊!”明之说:“我这是临时抱佛脚,现学现卖。”

明之如此坦诚,这让我更觉得他的可爱。我像一个小姑娘一样,一边开心地用双脚拍打着清清的溪水,一边好奇地问:“我们认识这么久了,你怎么也不和我说说你家的情况?”

明之微笑着看了我一眼,说:“我的老家在无锡荡口,是座有名的古镇,那里姓华的很多。我们是从阿爹(祖父)那一代到上海来的。”

我笑道:“那我们还是江苏老乡呢!”

“是啊。爹爹(父亲)告诉我说,阿爹叫华襄云,出生在农民家庭。他心灵手巧,从小学裁缝,后来在荡口镇上开了一家裁缝店。由于勤奋节俭,精心经营,挣了些钱便举家迁到上海。阿爹到上海后做裁缝兼卖料,生意做得更好了。家里人丁兴旺,有七个孩子,六个儿子一个女儿。荡口有善行义举之风, 有不少‘义庄’,实际是个民间慈善机构吧。阿爹生意越做越好,积累了一片财富。他是个大善人,在家乡独资捐了五百亩地作‘义田’,建起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襄义庄’。”(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