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5)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2)
a 徐强(1901—1988),浙江省武义县人。1922 年东渡日本留学,1927 年 10 月加入共产党,1932 年 9 月调入中央特科,一直在上海领导和从事秘密工作。1939 年去延安,随即遭到康生的迫害,被隔离审查 7 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贸易处政委等职。1966 年后再次遭到迫害。1985 年 8 月,彻底平反。

一二•九冲击波
我和明之当年从事秘密情报工作时,只能通过联系人与党组织联系,联系人带来的就是党的声音。联系人不光要转达上级的指示和收取情报,还有一项必修课就是“讲形势”。前期,我的联系人是伊娜,她虽然不善言辞,平时给人的印象是少言寡语,但是每次到杭州与我们联系前,或者在上海与华明之接头,舒曰信都会与她商量,如何给我们讲形势,然后就由她把“党的声音”准确地传达给我们。这是“舅舅”王学文离开上海前,特别交代舒曰信的。通过伊娜讲形势,再结合看到的国民党报纸、国民党内部文件,我们对近期的形势就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就能清醒把握情报搜集的方向和内容。后来,“舅舅”让明之接替伊娜往返沪杭,明之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我对形势一般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遇到突发事件,有时也难免出现“不清醒”的冲动。
1935年底,北平爆发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的抗日救国斗争很快得到全国人发的热烈响应。武汉、上海、天津、广州、南京、苏州、杭州、济南、青岛、厦门、长沙、南昌、开封、安庆、重庆、张家口等城市的学生,纷纷举行示威游行,汇成了一股全国性的抗日爱国洪流。
12月11日,一二•九运动浪潮席卷杭州,往日平静的杭州城一下变得躁动起来。是日午后,杭州大中学校学生上万人,举行声援北平学生的集会游行。他们到国民党浙江省党部请愿,激昂的口号声震撼了这座古城。当一些游行队伍从浙江省政府楼外的梅花碑街口涌过时,口号声传到了省政府办公楼里。我顿时热血拂腾,情不自禁地爬上办公桌旁的窗台,向外张望,我恨不得跳下去加入青年学生的游行队伍。我几乎忘记了自己是打入国民党省级政府机关的中共情报人员。
正在我忘情地张望时,忽听收发员在背后小声叫道:“沈小姐,快下来,科长来了!”
我赶忙跳下桌子,匆忙中打翻了一个茶杯,溅了一身茶水。
薛元燕科长进门扫了一眼,见我像是意识到自己做了错事,正在回到办公桌前低头处理公文,就没说什么。
我此时心里很不平静,倒不是科长扫了我一眼,而是我想到“舅舅”关于做秘密情报工作“不暴露进步面目”的指示,自己一时冲动就忘记了党的纪律,感到很后悔。
回到家里,我向明之说起白天亲眼看到学生游行示威激动人心的场面,并如实讲述说了自己如何冲动,然后内疚地说:“我不该爬上桌子去看,忘记了舅舅的指示,做了不该做的事。”
明之安慰我说:“好在没有产生什么后果。以后注意就是了。”我见他没有责备我,便如释重负似地舒一口气。
明之见我心情好些了,便耐心地对我说:作为党的情报人员,秘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与国民党斗争的特殊方式。公开的事情会由别人去做,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有关国民党反动派动向的情报,交到党组织手里。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掩护好自己真实的政治面目,不暴露。
我深深地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