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2)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第八章 (2)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八、生死考验
(1942年秋—1943年夏 在重庆)

 

 第八章 (2)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处乱不惊

 

第二天一早,我和明之不露声色,照常去上班,像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静观事态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天下班后,那个通知我见小特务的收发员突然来到我们家,一脸的尴尬,支支吾吾地说是来“帮着看孩子”。平时我虽然天天和他见面,但是只有一般来往。顶多过年时和办公室的几个同事互相拜个年,在家里吃自己做的狮子头。除此之外没有深交。他没有理由特意来我家“帮着看孩子”。

自这天之后,连续几天,收发员几乎每天下了班就来,直到孩子要睡觉时才走。我们分析:他肯定是秉承上峰的旨意,来监视我们的。可是,中央党部里,谁是那个“上峰”呢?

此时,我们最担心的是党组织派人来联系。还好,这段时间一个生人也没来过,我和明之每天下了班,就回家带孩子做家务,哪儿也不去。对收发员只当一个来串门儿的同事,好言好语相待,还留他吃顿便饭,给他留足面子。几天下来,那个收发员什么也没发现,就不再来了。

我们事后回忆说,这真是党的秘密情报工作的单线联系救了我们,是党组织有意保护我们。否则,一旦来了生人,那不仅说不清楚,还会引来大麻烦。

又过了几天,快下班时,别人都走了,只有我一人还在办公室收拾桌子和皮包,突然进来两个人,一个是机要处新来不久的职员,一个是前几天到我家里监视的收发员。他们二人突然进了门,走到我的桌前,突然凶神恶煞般地大声对我说:“徐仲航被枪毙了!”“徐仲航被枪毙了!”连喊两声。

我不由得吃了一惊,但我马上意识到,这两个人说这样的话,肯定是对我的试探。面对他们的挑衅,我显得格外镇静。那位新来的职员长了一张马脸, 一双贼溜溜小眼睛盯着我,像是要从我的脸上看出什么破绽。我冷静地瞪了他一眼。

“马脸”长着一副黄色大板牙,一开口说话唾沬星子就会乱飞;平时满口粗话,一副趾高气扬的神情。机要处的人谁也不愿接近他,科长和处长都认为,这种人上不了台面。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调到机要处来的呢?我听科长说,他有一定背景。1941年4月,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决定吴铁城接替因病请辞的叶楚伧任中央党部秘书长。吴铁城对朱家骅、叶楚伧留下的中央党部秘书处的班底来了个大调整,在一些重要部门安插了自己的人。这个新来的“马脸”就是吴铁城安插到机要处来“掺沙子”的。据说此人还与蒋介石的亲信、侍从室秘书陶希圣有些关系。有人猜测,这一定是吴铁城想讨好委员长身边的红人陶希圣,把他硬塞进机要处的。可见,这个“马脸”的背景还真不一般。他名义上是“速记员”,但实际上他速记能力实在不怎么样, 再加上那个上不了台面的尊容和一身毛病,处长、科长一直没给他分配什么工作,一直晾着他。机要处的人认为,像他这样的人,根本没资格到机要处这样的部门当速记员。

当时国民党内部正在继续执行去年五届九中全会确定的“内部整肃”、“肃清内奸”和建立“党员监督网”等决定。因此,我凭着情报工作的职业本能,感觉这个吴铁城安插进来的“速记员”,倒不怕他排挤我,而是要对他多一层警惕,因为此人的真实身份比较可疑。他到机要处来,可能另有“任务”。

现在这个“ 马脸”带 着收发员来威胁、恐 吓我,显然是又一次秉承“上峰”的旨意来执行任务。

我心中“砰砰”地跳,表面上却显得很镇静。我判断二人大喊:“徐仲航被枪毙了!”是想用“诈”的方法观察我的反应。我当然不会轻易上当。我猛地从座椅上站起来,将手中的一串钥匙向办公桌上重重地“啪”地一敲, 直盯着“马脸”的小眼睛,口气强硬地责问道:“你们说的这事与我有什么相干?”接着又厉声斥责:“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意思?”(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