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月夜飞龙 《蓝色的飞旋》

第四篇 月夜飞龙  《蓝色的飞旋》

月夜飞龙

 

军港夏日的夜晚,那么凉爽,那么静谧。水面如镜儿一样平。又大又圆的月亮倒映在水里,就像是嫦娥仙子在对着镜子施黛梳妆。四周的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仿佛在偷眼瞧她。

我独自伫立在码头边上,静静地望着水中的月亮。这倒不是想探看嫦娥的尊容,而是想伴着那美丽的月儿消磨一阵寂寞的时光。在机关工作养成了晚睡的习惯,下部队来按时就寝有点不适应。熄灯号已响过许久,我竟连一点睡意也没有。一个人出来看看夜景,倒也是件悦心爽意的事。

那月亮的倒影是迷人的。它太亮了,使整个深蓝色的天空都印在水中了。那海水也像一洞倒垂的苍天,那么深邃,那么苍茫。这景色,不仅是诗,是画,更是酒:看着它,不仅动人,更使人心醉。

看着,赏着。突然间,一种异绪扰乱了我的心房。这是一种思乡之情。这么好的月,怎能不使人心动呢?中国自古以来,对月就有无数美丽的传说,更有许多绮丽的诗篇,而日大都是抒遥思之情的,广为人们传诵的诗句当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了。现在,我毋须举头已望见了

明月,这思乡之情更像那潭月一样的深沉。

我想起了慈爱的父母,想起了年幼的兄弟和心爱的妻。此刻,你们都好吗?你们是在窗前赏月呢,还是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或许你们正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吧?或许正忙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蓦地,水中的天空有几颗流星飞过,啊,曳光是那样的长,像条条飞龙。这种流星怎么没见过?我不由自主地仰起头,夜空墨蓝如洗,并无什么流星。这时我才注意到侧畔有什么嘭嘭落地的声音。扭头一看,不远处有几个人影晃动,只见他们身子一扭,立刻从身边飞出几道金光。啊,原来那“流星”是他们的作为!

我隐约看见,他们不是那呼风唤雨的神话人物,也不是魔术师,他们是一群水兵。向前走了几步,我看清了,他们是在练撇缆。不用问,那撇缆绳是浸过磷的,所以闪亮。目的是能看清撇缆的距离和方向。

水兵们把缆绳撇出去,又收拢来:收拢来,又撇出去。谁也不多说话,仿佛怕破坏了这夜的恬静,破坏了这诗的幽情。只有那条条缆绳飞起飞落,像一群小龙在飞舞,为这美丽的夜织起一幅闪光的图。

我自然不好走过去打扰他们,静静地伫立在一旁,像刚才赏水中月那样观赏起他们的“飞龙”来。无意中我发现,近处站着一个彪形大汉,仰头望着天空,像在想什么心思。他的手里也提着一根发光的撇缆。看那神态,仿佛要把缆撇上月宫。莫非想把嫦娥牵回人间?

我心里笑着走近他。猛然听见他深沉委婉地吟道:“……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我不由得愕然止步:这是南朝民歌中的诗句,现在除了搞文学史的人很少有人知晓,没想到这彪形大汉竟也有这般文人学识和气度。

他发现了我。见是生人,表情有些尴尬。我立刻上前和他搭话:“你们这个撇缆训练很有特点哪!”

这个话题马上使他变得坦然大方起来。从交谈中知道,他是舰上的水手长,舰上新来的几个水兵撇缆功夫不够,白天因为忙于检修机械或出海,所以经领导批准,抽晚上的时间练个把钟头。他是这些新同志的撇缆教练。

我想起他刚才吟诗的情景,顺口问道:“你是不是有点想家了?”

“想家?”他不解地望着我。

“刚才你……”

“哈哈!”他笑着说,“哪是什么想家呀,喏。”他朝大海的东面努了努嘴。

我扭头望望,夜海茫茫,什么也没有。

“海那边。”他补充道。

这回我明白了。海那边是祖国的宝岛台湾。

“你看见了吧?我们的海军还是很年轻的。建设,需要从每个战士练出一身过硬的本领来体现的。”说着,他攥起两只铁锤般的拳头,在胸前上下摇晃了几下,“如果,我们把两只拳头合在一起使用,那么这支力量该是多么强大。……”

看他的神态,听他的谈吐,好像与台湾有点什么关系。于是问道:“你是哪里人?”

“黑龙江。”

好家伙,离台湾可远着呢!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