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 六座丰碑 (二) 《蓝色的飞旋》(5)

南沙群岛管理处易名为南沙守备区

从那时起,太平岛一直处于周围各国军事力量的包围之中。而且,国军再没有撤走,总算为华夏子孙保留了一块立足之地。

国民党军队的这一份功绩,将永载史册。

19891023日上午11点半,我们的军舰驶近太平岛。远远望去,太平岛美丽极了,可以说是我在南沙所看到的最美丽的一个岛屿。

湛蓝湛蓝的海水环绕着太平岛。

洁白洁白的浪花环绕着太平岛。

金黄金黄的沙滩环绕着太平岛。

碧绿碧绿的树林环绕着太平岛。

我在海上航行过多年,毫不夸张地说,从北到南,我还从没见过树林如此茂密的海岛。看不见一个人,看不见一门炮,看不见一座房屋,绿树掩蔽了岛上的一切。

太平岛充满了绿色的神秘。

在岛子的西北角,有一座伸向海面很远的码头。码头上空荡荡的,没有一条船,倒像是一座步月的栈桥。

自军舰进入太平岛海域,将军一刻也没离开过指挥室和甲板,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不知他都想了些什么。夜幕降临以后,将军问我能不能看见太平岛的灯光?我用望远镜看了半天,大海上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岛上树太密,把灯光都挡住了。

太平岛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受,这是一种一下难以言明的收获。我就是带着这种难以言明的新收获去登渚碧礁的。

  登渚碧礁,又是一个细雾迷漾的早晨。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嫩绿色的礁盘像一大片刚刚返青的麦田。挺立在绿色汪洋之中的高脚屋就像搭在田野里的窝棚,望着高脚屋,我忽然想起一本美国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

渚碧礁是南沙六礁中唯一没有建起碉堡式营房的礁盘,这个礁盘要比南薰礁和东门礁大得多,但是高脚屋不如碉堡式营房气派,渚碧礁反而显得比南薰礁和东门礁还瘦还小。

据曾经来过这里的张玉贵中校说,渚碧礁上有一个很深很大的潟湖,是封闭的,与外海不通,如果开出一条航道,潟湖内将是舰艇躲风避浪的一块好锚地。他还说,渚碧礁上的海产非常丰富,上次他们来,送水的小艇在礁盘边缘搁浅,怎么也推不下来,最后只好搁在那里等潮水。闲着的人幸灾乐祸,都到礁盘上去赶海,不大工夫,他们就拣了好几桶海参……

非常遗憾,我们的小艇没搁浅,突突突就到了高脚屋的立柱之下。登上高脚屋,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能在这种地方呆上三个月的人,个个都应算是英雄。虽然没有机会让他们表现英雄行为,但他们绝对都具备了英雄素质。

高脚屋的活动天地太小了。活动天地越小,越容易感到孤独和寂寞。风吹、日晒、雨淋、浪打,这已是他们的家常便饭,每天每天顶着星光听着涛声站岗,很难使人觉得浪漫,只有乏味和单调。

孤独和寂寞在磨炼他们的意志。

乏味和单调在体现他们的你筐。

不知道他们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

将军察看了高脚屋的每一个角落,对他们说:几个岛礁,你们这里最辛苦。越艰苦越要乐观,精神很重要。

将军坐在马扎子上,掏出烟来请战士们抽,开始他们还不好意思,后来看将军非常和蔼平易近人,会抽烟的就每人抽了一根。(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