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成为“贝克——包利考夫 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三) 《我在美国当律师》(2)
迈阿密地区各公寓楼的管理价格不一样,比较豪华的公寓楼,每个单元户的管理费往往有几百美元。比较简陋的公寓楼,每户的管理费也在100美元左右。
假如每个公寓楼有100个单元,每个单元每月交300元的管理费,那么,每月就是3万美元,一年的公共管理费就高达36万。
为了保证公寓楼的统一管理,董事会必须要制定出各种规章,来执行公寓法。可是,美国人的特点是比较有个性,大家都不愿意遵守公寓楼的规章制度,甚至会发生纠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律师出面来帮助董事会执行各种制度,维护董事会的尊严。有的住户不交管理费或晚交管理费,董事会就请律师出面来催收,如果住户这时仍然不交,律师可以上法庭打官司。法律规定,由于违反公寓楼的规定而打官司的费用,要由住户来付。因此,事务所仅靠这一项就赚很多钱。
同时,律师经常要给公寓楼以及住家协会开月会或开年会,这种会议也要从这些协会收取一定的律师费。
佛州的地形是长条的,人口住得比较分散,为了有效地抓住客户,贝克——包利考夫事务所在各地建立的分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佛州一共有大约12000多个公寓楼和住家协会。贝克—包利克夫事务所代表其中2500个左右。每个协会每月付给该所500美元固定聘用费。每个月就是125万的律师费,如果公寓楼再与外面的社团及建筑商发生维修建筑的法律纠纷,事务所还可以收更多的律师费。仅此一项收入,事务所每月的120万的固定开支就有了保证。其它各部门,如建筑法、上诉法、商标专利法、移民法、公司法、政府法、金融协会法等方面的各种案件,就成了事务所的纯利润的来源。
像这样的律师事务所在美国还是比较少的。由于该所有雄厚的基础和经济来源,现已在美国成为比较大的公司集团,可以有长远的规划,开辟不同的部门,开辟不同的法律经营项目。而且生意利润越来越高。
相比之下,美国很多大的事务所往往没有这么多的固定收入,经常出现分化解体的现象,有的负债累累,经常用银行的贷款来维持生意。
据说,佛州惟一不欠债的事务所,只有贝克—包利考夫,他们的办公楼,几乎全是该所拥有的不动产,不像有的事务所的办公楼,是租来的。
张晓武进入这家事务所之后,觉得如虎添翼,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他说:“毕竟美国不是华人的天下,华人所占的比例很小,客源也就有限。能跟这样大的事务所合作,并且有非常独特的地位,会对个人的发展有更大的好处。”
另外,他现在不用像以前那样花很多时间为自己的事务所做规划、预算、记账、算账、搞人事管理,他可以用很多时间专门致力于发展客源,培养助手,更好地服务于客人。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也会增强这家事务所与中国社会的关系。而他可以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张晓武在加入贝克——包利考夫事务所之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自己带去的工作人员在大事务所里有个适应过程,工作技巧和英语水平都有待提高。这是由于他们来美国的时间比较短,不了解美国社会,有的又不是法律专业毕业的。因此,有时,他们面对美国人不知怎么开展工作。但是,他的大部分客人是华人,没有这些华人雇员,工作就难以开展。短时间内,这种能力不理想的现象很难克服,但又必须尽快去克服。
贝克——包利考夫事务所,使张晓武眼界为之一开,他觉得,社会又给他提供了一次开拓与进取的机会。
八人律师会议
李忠效手记——
张晓武加入贝克——包利考夫事务所不久,参加了一次事务所“核心组”会议。“核心组”这个词是按照我们国内的习惯概括出来的,实际上是事务所各部门负责人的会议。与会者共八人,这些人都是事务所的重要律师。其中有:埃蓝·贝克、葛瑞·包利考夫、西蒙·法罗、伯尼·弗里德曼等。张晓武以中国部暨移民部部长的身分参加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怎样开发事务所的业务,发展生意。这种会议本来是非常正常的,任何一个大公司都要有这样的核心会议,但是对于张晓武来说,参加这样的会意义是不同的。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步入美国上流社会的权力阶层,就像美国总统的内阁会议一样。
会议所讨论的内容都是非常重大的,都是关于事务所发展的核心机密。这些事情只能是关在烟雾弥漫的办公室里由事务所的中心人物们进行交谈。(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