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逆水行舟 (1)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2)
陈右铭自述--
所领导和技术骨干经过多次讨论,逐步取得一致的看法:瞄准国外,了解世界先进水平;立足国内,从实际出发;既要排除不顾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实际,欲集世界先进技术于一艇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也要排除只想简单地“核动力-常规线型”的所谓“保险”的保守思想。
他们提出:第一步研制“核动力-水滴型”的潜艇。七院、六机部、海军和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大多数领导都支持他们的意见。主要理由是:水滴型优点多,像美国那样“三步走”,拖的时间长,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花钱也多。至于说“核动力-水滴型”一齐上,技术复杂,但经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
1966年11月,核潜艇总体所完成了鱼雷核潜艇的方案设计,有关领导机关在审查方案设计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
如果领导看法不统一,就无法召开方案设计审查会议,总体方案定不下来,一切设备的研制工作都难以进行。我非常着急,便找了刘华清和刘放、边疆副部长一起汇报讨论。
我说:“核潜艇总体方案领导之间意见不一致,如果定不下来,就不能召开方案审查和协调会。方部长要搞常规线型加核动力,原来方案设计是按水滴型搞的,现在要按常规线型设计,要全部重来,而且,我不赞成。你们看怎么办?”
他们几个互相看看,都不说话。他们哪敢说:听你的。不能说这个话。我是将他们的军。
他们说要研究。
我说:“哎,不能研究啊,今天研究,明天研究,还能搞核潜艇啊!中国的事都是研究研究,那怎么行啊?我希望马上给聂总汇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他们说好,支持你,跟聂总汇报,最后请聂总定,聂总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时,刘华清已出任国防科委副主任,他将此情况报告了军委聂荣臻副主席。
12月7日,聂总专门召集会议,全面听取核潜艇研制情况的汇报。
这是我当09办公室主任之后第一次向聂总汇报工作。过去我在701所当所长的时候,聂总曾到所里去过。他对我说:别人告诉我,一所调来个懂使用的所长,就是你啊?后来我又在七院党代会等场合见过聂总几次,他给我的印象是,非常和蔼,平易近人,对下级很少发脾气。所以我向聂总汇报时,心情并不紧张。
方强部长也参加了汇报会,倒是他给我造成的思想压力比较大。我这是在直接否定我的领导小组组长啊!但是,为了核潜艇,我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还好,方强部长毕竟是老革命,很有胸怀,此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和气待我,并不曾给我脸色或小鞋穿。我知道他也希望早一天把核潜艇搞出来,只是怕技术复杂了,搞不成功而已。
我向聂总汇报了研制原则、实施步骤、进度安排和反潜鱼雷核潜艇方案之后,便如实地反映了在某些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也就是方案之争。
我说:“我不同意搞‘核动力-常规线型’。如果跟美国人那样走的话,先造一条试验核动力的潜艇--‘核动力-常规线型’,试成了,不用多,按美国的速度,10年。再搞一个试水滴型的潜艇--‘常规动力-水滴型’,再试10年。这就是20年。然后经过讨论鉴定,商量商量,研究研究,搞出一个正式的‘核动力-水滴型’潜艇,又10年。一共30年。我现在40多岁,那时70多了,我这个办公室主任还能搞出核潜艇?你们大概年龄都比我大吧?你们还能看到核潜艇?那不正像有的人讲的,‘我的儿子孙子都看不到下水’了吗?那怎么行。”
聂总笑了。我知道聂总是不爱笑的,但是他笑了。这对我是个不小的鼓舞。
我接着说:“其他国家已经走了第一步,我们为什么还要那样走呢?水滴型的问题估计不太大,我在一所的时候就分析过,我认为,没有大的风险,不会失败。”
聂总问:“你估计可能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说:“顶多是性能好一点,差一点,完全失败,不可能。别人已经把名字很形象地叫出来了--水滴型,我们就是按照水滴的样子弄,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聂总又笑了。
我说:“我们弄的水滴就跟美国人的水滴不一样?开玩笑嘛。顶多是我们设计出来的水滴长一点,短一点,性能不太好,失败的危险是不会有的。就请首长们放心吧。”
听完我的分析,聂总表态了,说:“艇体不要用常规潜艇的艇型,要重新设计,不然搞得两不像,又不像常规潜艇,又不像核潜艇。”
后来的实践证明,聂总这一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就像摩天大楼决不等于小木屋放大一样,核潜艇决不等于常规潜艇中间加一个核电站就可以了事。
对于是先研制反潜鱼雷核潜艇,还是先研制导弹核潜艇两种不同主张,聂总指出:“就按专委批的先搞反潜鱼雷核潜艇,但七机部的导弹也要抓紧研究。”
我汇报说,担负研制任务的有些研究所、工厂需要扩建或新建,如果等建好了再开展研制工作,进度跟不上,因此,要采用边科研、边设计、边基建、边研制、边生产的办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搞大协作,开展研制工作。
聂总指示说:“你们说的‘五边’,我看就应该那样搞,不能等什么都搞好了,再开始研制,那样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搞出来?科研、设计、生产就应该结合起来搞。”
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采用“五边”的办法。在后来研制过程中发现,采用的“五边”办法, 有的设备科研样机未做完试验,就开始生产装艇设备,因而造成因设计修改而返工和一些技术质量问题,造成了浪费。“五边”办法是当时历史条件采用的方法,并不是科学的方法。
当我汇报进度安排时,聂总向大家征求意见:“进度先这样安排,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都表示同意,聂总又强调说:“你们在掌握进度时要注意,要在保证安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求进度。”
当汇报到战术技术指标时,聂总说:“先这样搞出来,以后再改进提高。”
关于抓总问题,聂总根据大家的意见强调说:“抓总就科委、工办共同抓,潜艇由六机部抓总,核动力由二机部抓总,海军要协调各工业部、研究院抓。”
聂总的指示非常重要,把核潜艇的研制方针原则进一步确定和明确下来。三天后,在北京饭店召开了方案设计审查会议,大家根据聂总的指示精神,对设计方案和研制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将会议讨论的意见上报了中央军委和中央专委。六天后,中央专委便作了批复,同意方案设计,“有关科研协作任务、设备制造等问题,由国防科委会同国防工办协助六机部、二机部进一步落实。”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