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理大力协同、互相支持的方针指引下,核动力装置主要设备之一的主循环水泵研制成功。
主循环水泵的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国内没有研制过,工程领导小组将这个研制任务下达给一机部沈阳水泵厂、哈尔滨电机厂。他们按照一机部审定的技术方案,试制出了第一台样机,可是在进行试验时,出现了泄漏现象。为了排除这种现象,水泵厂领导组织科技人员、工人,连续奋战了七个昼夜,方案提了一个又一个,试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效果仍不明显。
一机部沈鸿副部长接到报告后,亲自到沈阳水泵厂,组织参加研制的科技人员、技术工人和H市焊接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一起分析产生泄漏的原因,研究改进措施,并根据大家的意见,将有关厂、所的科技人员、技术工人组成两个攻关小组,第一小组继续研究试验焊接的整体结构主泵,第二小组研究试验不焊接的整体结构主泵。
两个攻关小组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两个方案都相继取得成功,但焊接结构的主泵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可是,在进行样机试验时又发生了主泵电机屏蔽套鼓泡破裂事故。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办公室召集一机部的电机厂、焊接所,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院、大连钢铁厂,化工部上海树脂研究所,二机部核动力研究所和七院核潜艇总体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分析了屏蔽套材质、制造工艺、破裂的原因,研究了改进措施。经过研究,决定成立两个攻关小组进行攻关,又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取得初步成功。
反应堆压力壳需要一种强度高、耐高温、耐核辐射、韧性好的特种钢。为了尽快突破技术关,工程办公室经与有关部门研究,决定成立攻关领导小组,由钢铁研究院合金钢研究室副主任刘嘉禾任组长,由核动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核动力装置主任设计师彭士禄和反应堆压力壳设计负责人陈祖泽任副组长。
攻关领导小组组织钢铁研究院、富拉尔基钢铁厂、重型机械厂和核动力研究所的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决定以潜艇壳体用高韧性钢为基础,调整成分提高高温强度。他们认为,这符合安全第一的要求,适合我们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和生产设备条件。他们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制定了三个成分设计方案,同时在实验室进行试验对比。
试验人员分成三个小组,轮流值班,日夜观察三个钢号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在试验炉里所起的变化。这样经过大量试验对比,在三个钢号中挑选了一种最佳钢号。
特种钢研制成功了,但怎样把它变成压力壳呢?为了保证质量,最好把反应堆压力壳一次铸成一个完整的实体。压力壳像个蒙古包,总重量达数十吨。我国设备落后,难以一次铸成一个整体,但是他们发扬大协作精神,经过几家领导干部、科技人员、技术工人的共同努力,硬是把分成三块铸造的壳体焊接起来了。强度也达到了技术要求。


陈右铭,湖北省武昌县人。1922年出生,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队,1940年参加新四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从战士到团长,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多次负伤和立功受奖。1952年转入海军,任快艇支队长。1963年任舰艇研究院一所所长。1966年任舰艇研究院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院科研工作,兼任六机部核潜艇工程办公室主任。1969年任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中央军委核潜艇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和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副主任。1970年任国务院、中央军委综合远洋测量船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1975年任海军装备部副部长,兼任以上三个办公室的主任。1979年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1983年任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1986年离休后,任海军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期间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获一等奖。已出版100多万字的文集《回顾与思考》、《万里烽火·千里波涛》、《博海心酬》和三本诗词集。2011年病逝。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