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在核潜艇的“摇篮”里 (1)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2)

 

第六章 在核潜艇的“摇篮”里 (1)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王荣生(中)和工人在一起(贺永强提供)
 
    王荣生谈得有条不紊,可见他对此问题已经深思熟虑。
    “你们的这些措施都很好,”我说,“希望你们落实。”
    我们回到北京,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向国防科委、海军领导作了汇报,很快下达了建造1:1模型的通知。这件事从酝酿到形成决策只有15天。
    总体所接到通知以后,副所长宋文荣和副总工程师黄旭华一起,把刚出差回来的工程师宋学斌叫到所办公室,宋文荣指着桌上的核潜艇玩具对宋学斌说:“现在根据上级的指示,派给你个活儿,造个这玩艺儿。”
    宋学斌有点意外:“造核潜艇玩具?”
    黄旭华说:“是的,不过要造个比它大一万倍也不止的‘超级玩具’。”
    宋学斌恍然大悟:“造核潜艇模型?”
    黄旭华说:“是1:1的核潜艇模型,用钢板和木头做成,里面要把核潜艇的五脏六腹一样一样安排好。不把模型先搞出来,大家的心里没有底,难以保证一次装艇成功。为此,总体所成立一个模型研制组,由你任组长。”
    宋学斌高兴地说:“这个决策太好了,我们一定把它造出来!”
 

第六章 在核潜艇的“摇篮”里 (1)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本网站近期连载陈右铭、李忠效的
【长篇纪实文学】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第六章 在核潜艇的“摇篮”里 (1)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作者简介
 

陈右铭,湖北省武昌县人。1922年出生,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队,1940年参加新四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从战士到团长,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多次负伤和立功受奖。1952年转入海军,任快艇支队长。1963年任舰艇研究院一所所长。1966年任舰艇研究院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院科研工作,兼任六机部核潜艇工程办公室主任。1969年任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中央军委核潜艇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和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副主任。1970年任国务院、中央军委综合远洋测量船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1975年任海军装备部副部长,兼任以上三个办公室的主任。1979年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1983年任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1986年离休后,任海军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期间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获一等奖。已出版100多万字的文集《回顾与思考》、《万里烽火·千里波涛》、《博海心酬》和三本诗词集。2011年病逝。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