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重中之重:导弹核潜艇 (3)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第十一章 重中之重:导弹核潜艇 (3)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第十一章 重中之重:导弹核潜艇 (3)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第十一章 重中之重:导弹核潜艇 (3)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第十一章  重中之重:导弹核潜艇

 

萧劲光说:一定要把导弹核潜艇搞出来!

 

陈右铭自述--
    在研制导弹核潜艇的过程中,有些同志对海军要不要发展导弹核潜艇提出了疑问,继尔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直接影响了一些部门对研制导弹核潜艇的积极性。
 
    那些疑问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有了地地洲际导弹,哪里都可以打,搞导弹核潜艇是否还有必要?
    二是导弹核潜艇技术复杂,我们的科技水平低,搞出来也不如别人的好,花钱又多,是否顶用还不知道,不合算。
    三是虽然说陆基导弹隐蔽性差,但是把导弹装上发射车,机动性就好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水下潜艇探测能力的提高,潜艇的隐蔽性会大大降低;潜艇因条件所限,有时通讯、导航还要把天线伸出水面,容易被敌人发现。核潜艇的隐蔽性不一定比陆上机动导弹好。
    等等。
 
    主张发展导弹核潜艇的同志,对上述理由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是核潜艇隐蔽性好,机动性强,因而潜地导弹比陆基导弹生存力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潜艇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其隐蔽性,而且隐蔽性能会越来越好。如降低噪音,加大潜艇下潜深度,提高惯性导航的精度和无线电通讯机的性能等。导弹核潜艇在海洋里活动,其机动性能非常大,是任何陆上机动的导弹都无法比拟的,而且射程远的大型导弹在陆地上很难进行机动。据各国计算,考虑到反潜手段的威胁,导弹核潜艇的生存概率高达90%,而陆基导弹武器系统生存概率要低得多。据美国兰德公司营业员蒙特卡洛法计算,地下井中民兵Ⅰ、Ⅱ型导弹的生存概率只有9%,而小型机动战略导弹也只有40%。
 
    二是潜地导弹作战效能强。主要表现在攻击突然性大、攻击范围广、突防能力强三个方面。由于导弹核潜艇隐蔽机动,可深入敌人反潜战以外任何海域,能出其不意地突然袭击目标,攻击的突然性大于陆上机动导弹;由于导弹核潜艇可以在任何海区实施导弹攻击,只要导弹有8000公里以上的射程,就可以攻击世界上任何战略目标,而陆上机动战略导弹,至少要13000公里以上射程;由于导弹核潜艇能接近到敌反潜线附近实施攻击,可以用短射程,从而降低弹道,减少飞行时间,被拦截的机会也减少了,据计算,潜地导弹的突防能力比陆上机动导弹要高一倍。
    三是研制导弹核潜艇的费效比,要比陆上机动导弹低。
    等等。
 
    争论双方各执一词,纷纷扬扬,弄得许多人心里没底。经常有人打电话问我:“陈主任,现在主张不要研制导弹核潜艇的议论越来越多,你们打算怎么办?”我和办公室的同志经过反复考虑,最后集中到一点:必须坚持,毫不动摇地坚持!
 
    我对他们说:“不管谁议论,议论到什么程度,只要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专委没有改变原来的决定,周总理没有发话,我们就要坚持到底。”
 
    从此,再有人来问“怎么办”时,办公室总是一个回答:“周总理没有发话,按原计划干下去。”
 
    当然,我们知道,要“按原计划干下去”,必须使所有参加研制的人都认识到研制导弹核潜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光靠办公室是不行的,还必须依靠领导来实现。于是我们把这些议论向海军、国防科委和领导小组作了汇报,请求领导给各方面做工作。
 
    国防科委领导听汇报后,向有关部门作了布置,要求加快导弹核潜艇研制速度,并把潜地导弹作为三项重点之一来抓。
 
    1972年7月2日,海军党委召开常委会听取汇报,讨论核潜艇问题。我在汇报导弹核潜艇研制情况时,特别讲了对研制导弹核潜艇两种不同意见和导弹核潜艇的长处与短处。常委们就我的汇报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一致认为,海军必须发展导弹核潜艇。
 
    海军萧劲光司令员说:“现在有大陆观点和海洋观点。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水,现在世界上都向海洋进军。我们的海洋要保护。不保护海洋,只要陆地,那不就取消海军了吗?我们不反对大陆观点,但不要海洋的观点是不对的。鱼雷核潜艇速度快,既能攻,又能防,可以在水下攻击敌人的核潜艇,又能攻击敌人大型水面舰艇。特别是它的隐蔽性,可以在水下连续航行几个月不浮出水面,这是常规潜艇办不到的。如果把潜地导弹装到核潜艇上,攻防能力就更大了。可以更好地发挥导弹的作用,使导弹能够从广阔的海洋中,隐蔽地袭击敌人岸上目标。为什么一定要装到常规潜艇上去?为什么要限制在自己的沿海活动?这是什么科学性?毛主席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并没说不搞导弹核潜艇嘛。既然导弹核潜艇是先进的东西,为什么不搞?希望你们抓紧,一定要把导弹核潜艇也搞出来。钱的问题,海军内部调整,宁可减少其它,也要搞这个。世界上海军的发展与好多方面都是有斗争的。过去,林彪搞的就是取消海军,我们就是要斗争。不能讲空话。拿空话批评现实,就是先验论。”
 
    苏振华政委说:“搞尖端技术,要有战略战术思想。有人说,现在有了洲际导弹,有了卫星,核潜艇就没有用了,这是不对的。美苏有很多洲际导弹,还拼命搞核潜艇。而我们不搞核潜艇,是没有道理的。洲际导弹在陆地上机动性还是比较小的,而核潜艇是活动的,洲际导弹不如它的机动性能大隐蔽性好。我们不反对搞洲际导弹,但反对不让我们搞导弹核潜艇。”
 
    会议结束后,我们把海军常委的发言进行了整理,在海军内部作了传达,并报告了有关部门。海军是导弹核潜艇的使用部门,只要海军党委坚持研制,要不要导弹核潜艇的问题就好说了。但是,为了说服那些坚持不同意见的人,除请有关部门就中国要不要核潜艇问题进行深入的论证,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外,我把大家的意见作了综合,写了一篇题为《发展导弹核潜艇剖析》的论文,送有关领导机关和部门。后来该文发表在海军《论证与研究》杂志上。
 
文章写得有理有据,一些原来对导弹核潜艇有疑问的人,看了文章之后,也渐渐转变了原来的看法。

 

第十一章 重中之重:导弹核潜艇 (3)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本网站近期连载陈右铭、李忠效的
【长篇纪实文学】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第十一章 重中之重:导弹核潜艇 (3)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作者简介
 

陈右铭,湖北省武昌县人。1922年出生,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队,1940年参加新四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从战士到团长,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多次负伤和立功受奖。1952年转入海军,任快艇支队长。1963年任舰艇研究院一所所长。1966年任舰艇研究院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院科研工作,兼任六机部核潜艇工程办公室主任。1969年任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中央军委核潜艇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和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副主任。1970年任国务院、中央军委综合远洋测量船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1975年任海军装备部副部长,兼任以上三个办公室的主任。1979年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1983年任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1986年离休后,任海军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期间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获一等奖。已出版100多万字的文集《回顾与思考》、《万里烽火·千里波涛》、《博海心酬》和三本诗词集。2011年病逝。(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