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水下火焰 (2)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第十五章 水下火焰 (2)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第十五章 水下火焰 (2)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第十五章 水下火焰 (2)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第十五章 水下火焰 

张爱萍说:得准备一根打狗棍呀!

 
陈右铭自述--
导弹核潜艇的研制工作由于受“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曾经一度进展缓慢。
    早在1967年6月就开始方案论证,1970年1月基本完成施工设计,1970年9月开工建造。按原计划1974年一季度就应该下水,然而到1974年8月还在那里安装设备。
 
    正当广大科技人员、干部和工人纷纷顶着“四人帮”掀起的阵阵逆风和重重恶浪,艰难地把核潜艇研制工作一步步向前推进的时候,过去亲自挂帅抓核潜艇的周总理患了癌症,“四人帮”借“批林批孔”运动之机,把斗争矛头指向周总理,并利用他们掌握的那一部分权力,大肆鼓吹“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谬论,使国防科研战线的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干扰,导弹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也受到严重影响。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经过一系列拨乱反正,核潜艇的研制工作终于走上了正轨,加快了步伐。
 
    1981年4月30日,我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在主管国防科研工作的张爱萍副总理亲自主持下,举行了下水典礼。接着经过码头和航行试验,证明总体性能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1983年交付部队使用,加入了人民海军的行列。
 
    李忠效插叙──
 

第十五章 水下火焰 (2)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张爱萍(1955年)
 
    据1987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介绍:张爱萍,四川省达县人。1910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局秘书长,少先队中央总队训练部部长、参谋长、总队长,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十一、第十三团政治委员,军委骑兵团政治委员、代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浙江省委军委书记,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苏皖纵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三师九旅旅长,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新四军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委主任,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陈右铭自述--

    张爱萍同志1975年开始主持国防科委工作以后,对核潜艇、特别是对潜地导弹的研制抓得很紧。他拄着拐杖,风尘仆仆,视察了研制火箭的一个个研究所、工厂。他走到哪里都大声疾呼:“……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过去如此欺负我们,今天我们再穷,手里也得准备一根打狗棍呀!”
    他还说:“搞火箭、导弹是毛主席交代的战略任务,党中央让我抓,我就要一抓到底。”
    这期间,张爱萍同志以全副身心投入到国防尖端工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研制工作清障铺路,鼓劲加油,大大促进了潜地导弹的研制工作。
 
    李忠效插叙──
    陈右铭第一次与张爱萍打交道,是他在上海701所当所长的时候。张爱萍到上海去参加快艇定型会议。
 
    1963年,陈右铭从北海舰队调到701所当所长,陈右铭到了那里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快艇的安装步骤之争。是先装主机还是先装轴系,为这个问题,设计单位和制造单位已经吵了两年,始终没定下来。负责图纸设计的701所认为,应该先装轴系,装好以后用主机来和它对正中心线。工厂却要先装主机后装轴系,这样工程就简单的多,节省工时,因为吊着主机去对轴线是很困难的。
 
    张春桥的老婆和马天水在江南造船厂蹲点时,给七院列出的“教条主义”八大罪状之一,就是这个问题。
 
    马天水说:“七院就笨到这种程度,工厂要先装主机后装轴系,工时可以减少十倍,但是他们坚持要先装轴系后装主机,说苏联是这么样干的!”
 
陈右铭去上任时,海军政委苏振华对他说:“我们搞了这么多年,快艇都没有仿制出来,研究所成天在那里和工厂吵,他们又讲不清楚,你是懂使用的,你从使用角度去讲,工厂关系也会好一点。你去吧。”    
 
陈右铭去了以后,就碰到了这个问题,两家吵得不可开交。有的海军领导也批评研究所:你管他先装主机,先装轴系,我海军没有别的要求,能保证质量就行。
    不久,便召开快艇的定型会议,张爱萍去了。
 
    张爱萍是副总参谋长兼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国防工办就是管工厂生产的,因此他的倾向性很明显,很多地方是同意工厂意见的。
    张爱萍在会上问:“你们说,为什么要先装轴系,后装主机?”
    主任设计师陈法全说:“苏联的图纸就这么要求的。”
张爱萍有些生气:“苏联要求的,我们就不能动吗?”
海军修造副部长郭竞仁说:“只要保证质量,先装什么都行。”
    海军副司令赵启民知道设计、制造和使用之间是有矛盾的,就说:“哎,今天陈右铭同志不是来了吗?他又是支队长,又是所长,叫他说。”
    陈右铭说:“刚才海军的几个同志都讲了,我只加一条,能保证尾轴通用就行。”
    周副厂长说:“没问题,保证通用。”
    陈右铭说:“哎,你不要保证,你叫工艺师找工人去研究,研究好了,当着这些首长的面讲清楚。”
    他马上组织人进行研究。
    陈右铭向张爱萍建议说:“会议是不是停一下?”
    张爱萍说:“他研究他的,我们开我们的。”
    结果,周副厂长很快就回来了,说:“不行,如果先把主机装好了,这个轴就可能长一点短一点。”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先装主机,尾轴根本就不能通用。
    陈右铭说:“好啦,不能通用。那每艘艇,都要带两根备用轴,还要注明是哪艘艇的,一个快艇支队要一百多根备用轴,基地要建一个大仓库,存放备用尾轴。如果能通用,一个支队十来根备用轴就够了。”
郭副部长很生气地说:“那不行,花钱太多了。”
陈右铭说:“对作战很不利。”
郭副部长说:“你们没有讲清楚,如果老陈不在我就受骗了。”
    接着陈右铭就解释:“这不能全怪工厂,是我们设计师没有讲清楚,为什么先装轴系后装主机,讲清楚了,工厂是会同意的。现在不要争了,一定要先装轴系。苏联人也没有那么笨,他们就不晓得怎么样简单?先装主机,轴线一对正,多好?”(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