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无线电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4)

我带着胜利者的骄傲又回到了127潜艇,信心百倍地投入日常训练,数次执行远航任务,一干又是六年,身体都给予我充分的保障。直到今天,我再没闹过肾病。我十分自豪,因为我又实现了一个超越自我的突破。

第二章  无线电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三、无线电军士长潘维峰

 

第二章  无线电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潘维峰(1948.9.26~2018.2.10),山东省乳山县人。1968年入伍,曾在127、155、210潜艇任无线电兵、无线电班长、无线电军士长,1978年至1982年任支队宣传科干事、潜艇副政委;1982年至1993年在我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常规潜艇(56-110艇)、第一艘飞航导弹潜艇(351艇)、第一艘核潜艇(401艇)任政委;1993年任青岛潜艇支队政治部主任、支队副政委。1995年授海军大校军衔。2003年退休。2018年2月10日去世,享年70岁。

 

第二章  无线电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我和潘维峰在一个艇队的时间比较长,从127潜艇一直干到210潜艇。我先去了支队机关,后来他也去了支队机关。他留给我的印象是:能写,会讲,心直口快,很适合做基层政工干部。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当上级别更高的领导干部,“心直口快”就会变成致命的“缺点”了。领导干部需要相配的领导艺术和智慧。

1993年,潘维峰出任青岛潜艇支队政治部主任以后,就是在这个方面吃了亏。这时我虽远在北京,但是关于他“心直口快”惹出的“麻烦”我却有所耳闻。不然的话,上面有个当海军司令的老艇长,他的仕途应该不会止步于潜艇支队。

潘维峰退休以后不久,由于家庭和个人身体的原因,他开始信奉佛教,因此还受到过张司令的批评。本来张司令不知道他信教的事,那年张司令到青岛,他去看张司令,自己说出来的。到张司令这样的老革命面前去宣传佛教如何如何,那不是脑子进水了,自己往枪口上撞么?他信佛的事是张司令亲口对我说的。

我最后一次见到潘维峰,是在2014年夏天的那次战友聚会上,当时他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人瘦得有点脱相,而且手抖的厉害,端酒杯要用两只手,一只手就会把酒晃出来。

2014年11月的战友聚会,他已经病倒在床,不能参加了。我们选派了战友去看他。据看望他的战友回来讲,他已经说不出话了,但是心里清楚,看见大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2018年2月10日,潘维峰终于脱离苦海,去了佛家所说的极乐世界。青岛的战友向我通报了潘维峰去世的消息,我马上向张司令汇报,张司令嘱咐,以他的名义送个花圈。我委托青岛的战友去办了。对于潘维峰的离去,因为大家早有思想准备,倒也没觉得突然和悲伤。他的去处,谁都得去,早晚而已。

2008年,我编老艇纪念册时,潘维峰应约写了一篇《钻水柜,流眼泪》,讲述了我们都曾经历过的一段往事。阅读他的文章,仿佛看见他还在我们身边——

 

第二章  无线电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钻水柜 流眼泪(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