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2)
a 毛啸岑 (1900 —1976),江苏吴江人,原名毛兆荣,早年受五四运动影响,曾与同乡柳亚子共同办报宣传反封建新文化思想。1924 年初,由柳亚子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1930 年又参加了由邓演达、谭平山等人领导的中华革命党。邓演达被国民党杀害后,他开始流浪生涯。1932 年被曾是中华革命党党员的爱国华侨、上海南洋商业高级中学校长吴醒濂聘为该校教育主任兼训育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工商联常委、中国民主建国会委员。1976 年 2 月在马鞍山逝世。
毛啸岑先生高个子,穿一件长衫,显得又高又痩,看上去人是非常和善的。
我说:“我是来报考高中部的学生。”
毛啸岑对我说:“现在考期已过,招生刚刚结束,我们不能再收学生了。”
我一听,马上取出转学证和成绩单,双手捧给毛先生看,并苦苦哀求道: “我从报上看到了招生广告,从乡下赶到上海,路途远才误了考期,请先生千万给我一个机会。”
毛啸岑看了成绩单,各科成绩都还不错,特别是语文分数比较高。这使毛先生对我这个女生有了初步的好印象。
“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毛先生问道。“我叫沈琬,家住江苏泰兴。”
“是在泰兴县立初级中学读书么?” “是。”我点点头。
“我知道那个学校。”毛先生说,“它的前身是襟江书院,很有名。”毛先生接着问:“你为什么要来上海求学?”
这个问题,让我感到一言难尽,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禁不住泪水涌上了眼眶。
毛啸岑看到此景,不免动了恻隐之心。他沉吟片刻,对我说:“你自选题目,写一篇作文给我看看再说。”
我接过毛先生递过来的毛笔,在毛先生对面的桌前坐下,一边研墨一边开始构思作文。毛先生回到自己的桌前,继续准备他的教案,并不时抬头看我一眼。
写什么呢?我来不及过多思考,决定把自己从家乡来到上海求学的经过向毛先生述说一番。面对着毛先生慈爱的目光和这次难得的机会,我自命题《求学》,一气呵成写了一文。文中叙述了我和姐姐为挣脱封建包办婚姻的束缚而离家求学的艰难,抒发了参加抗日救亡学生运动的激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对新生活的憧憬。每写到动情处,我热泪盈眶,不时用小手绢擦拭眼泪。

★毛啸岑★沈华昪
写完作文,我双手呈给毛先生,恭敬地说:“请先生阅正。”
毛啸岑起身接过,站在那里一口气把文章读完,他既惊讶,又感动。后来他告诉我,首先是毛笔字漂亮,清丽娟秀。再读文章,文风朴实,感情真挚。文中反映的反帝、反封建的愿望,正和自己的思想吻合。如果不是亲眼目睹现场写作的过程,他很难相信这篇作文就是眼前这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一挥而就的。
“姑娘,留下你的地址,我要和校长商量一下再给你答复。”毛啸岑说。我便把住址写在一张纸上。
毛啸岑看了地址说:“还好,住得不是很远。我尽量想办法,让你来上学!”
我走后,毛啸岑把我的作文拿回家,给师母沈华昪看,笑着说:“这个姑娘是你们沈家的才女啊。”(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