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5)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2)

 

a 军政部,1946 年 5 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改为国防部。

 

第十章 (5)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周恩来口头嘉奖:“迅速、准确”

 

1946年4月,国民党根据六届二中全会确定的方针,蒋介石又连续召开两次由他钦点的少数军界高官出席的“最高军事会议”(不是“国防最高委员会”),我被指定去担任速记。这两次会议均由蒋介石亲自主持并拍板,主要是讨论确定向关外的东北,关内的中原等各个解放区进攻的军事部署、兵力调配、战区划分和长官任免等问题,并对中共将领、兵力特点、军队数量进行猜测和评估。

会上,一些军事头目气焰十分嚣张,狂叫:以400万“国军”之实力,有美国供应之新式武器装备,有日军投降后所得的109万人之武器装备,足以压垮区区百万“土八路”、“新四军”。

在这些叫嚣者中,尤以蒋介石的嫡系、时任国民党军政部长的陈诚最为嚣张。他叫嚷道:“保证在短时期内消灭共产党。”

一场空前的内战即将在全国爆发。

我将这两次最高军事会议中的重要内容,一字一句地速记下来,带回家。此时,我对蒋介石集团在抗战胜利后,不让人民休养生息,一意孤行顽固反共,把百姓再次推进内战的火坑,心里非常愤怒。同时又为自己将他们的反共部署悉数收入囊中,感到欣慰和振奋。

得到这些情报,我们二人立即开始“流水作业”。我在前面整理速记, 明之在后面争分夺秒地摘编。我开了几个白天的会,明之就开了几个晚上的夜车,他几乎彻夜不眠。明之按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将情报送交吴克坚。周恩来看后立即命令:急电发往延安。

据当时在延安中央情报部工作的老同志盛炳道说,他曾亲手油印过这两次国民党“最高军事会议”的情报,分送中央领导同志传阅。

当时也在延安中情部工作的老领导王涛江说,党中央了解到蒋介石在两次“最高军事会议”上策划发动内战的阴谋和具体部署的详情,不久即根据国民党的兵力部署、进犯路线和作战序列,做了相应的兵力调动,及时派遣得力干部到重点战区。

当时在中共南方局任秘书长的童小鹏,在他的回忆录《少小离家老大回》中,专门写了一节《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其中特别提到:国民党这两次“最高军事会议”的重要情报,全部由沈安娜获得后,报送中央。童小鹏写道:“使中央能根据敌人兵力部署、进犯顺序作相应的兵力调动,而立于不败之地。”

政协会议之后,明之和吴克坚接头的时间,大都安排在傍晚。这时下班人多,街道上很热闹,一般不会引人注意。他们在人群中擦肩而过,明之就将密藏情报的小物件递到了吴克坚的手上,随即各自走开。有时吴克坚会交代几句话:“×天后,在×地,老时间。”他们二人对重庆都很熟悉,一说就明白。

何时在何地接头,明之从来不告诉我。一方面是保密习惯,另一方面是怕我担心。

1946年4月底的一个夜晚,明之出门与吴克坚接头,去的时间比以往要长,我开始有点担心了。因为自1945年10月与吴克坚恢复联系后的半年多来,明之每次出去从来不在外面久留,事毕即回,今天不会出什么事吧?从事秘密情报工作,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

 

第十章 (5)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当年的吴克坚与华明之

 

我正在焦急地等待,只见明之满面春风地回来了。这种情况以往很少有。

“你怎么去了这么久?”我有点埋怨地问。

明之喜气洋洋地说:“吴克坚同志今天约我到一个隐蔽的地方,悄悄跟我多说了几句话,他说:‘周恩来同志对今年1月至4 月获得的情报,做了“迅速、准确”的口头嘉奖,这当然包括你们俩的工作成绩’!”

我听了特别高兴,我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明之说:得到党组织、得到周恩来同志的嘉奖,再苦再危险,我们也心甘情愿!

 

第十章 (5)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本网站近期连载海军作家
李忠效的纪实文学
《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李忠效、华克放整理
未完待续  敬请阅读

 

第十章 (5)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