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潜艇返航 (二) 《372潜艇出岛链记》
第九章 潜艇返航
2月16日19:00时,党支部组织“火线入党”宣誓活动。在此之前,艇上曾经发展了三名新党员,还没有举行宣誓仪式,这次正好和“火线入党”的韩浩、车浩一起,在张学东的主持下,面对党旗进行宣誓。在远航期间“火线入党”,对于两名新党员来说,意义重大;在远航的潜艇上举行入党宣誓,对其他三名新党员,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舵信兵车浩在发表入党感言时说:“能够在任务中‘火线入党’,对我人生具有重大的意义,非常感谢组织对我的培养,我只是履行了作为一名士兵应尽的职责,其实自身还有许多需要加强的地方,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向身边的老党员们学习,努力进取,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曾经是一个非常神圣的称号,也是一个非常“吃香”的身份。我年轻的时候,对入党是非常虔诚的,对党组织充满敬重感。近年来,情况似乎有所变化,虔诚度降低了,敬重度也降低了。也许是因为某些党员干部品行败坏,降低了党员的威信,也许是因为党员队伍太庞大了,降低了党组织的“先锋队”意义。一个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比某些小国家的人口还多,是应该考虑清理、精简一下党员队伍的时候了。
党组织应该多吸收一些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入党。“火线入党”的党员,更符合“先锋队”的标准。就是没能“火线入党”的那9名团员,也决不逊于某些党员。
雷弹班长曾刚说:“没有参加远航的潜艇兵,不是真正的潜艇兵。”
我深以为然。参加远航的潜艇兵,都可以成为“先锋队”成员。
举行过入党宣誓,372潜艇继续向西,向母港的方向航行。
2月21日出版的《水下长城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远航尚未完成,我们仍需努力》,文章倡议提振官兵士气,彰显军人血性,叫响几个口号,如“怕苦不来三十二,怕死不当潜艇兵”、“出海就是出征,下潜就是战斗”、“建海上劲旅,练过硬精兵”等,坚持做到“作风好、斗志强、士气旺”。
越是离家近了,越是容易产生思想问题,为了把活跃舱室气氛,娱乐活动继续进行。
19:00时,革命军人委员会组织舱室“词语接龙”比赛活动。这项比赛非常适合在潜艇里进行。以舱室为单位,6个舱室通过话筒进行比赛。据何占良介绍,这项活动气氛最热烈,全艇互动性强,娱乐效果也最好。这一次的评判组由王红理、何占良、马泽等人组成,规格较高。
比赛首先从二舱开始,然后依次为一舱、六舱、五舱、四舱、三舱。为什么是“词语接龙”而不是“成语接龙”呢?主要是“成语接龙”标准太高,担心大家成语词汇有限接不上,影响众人的参与性,于是改为“词语接龙”了。比如二舱出成语“一往无前”,一舱接“前赴后继”,六舱接“继往开来”,五舱接“来来回回”,四舱接“回首往事”,三舱接“事无巨细”,然后二舱再又接过来,接不上的舱室被淘汰,下一个舱室接上。每一次都是搞了十几分钟才出结果。然后再从一舱开始……
比赛进行得紧张而激烈,哪个舱室都不肯示弱。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二舱坚持到了最后,获得冠军,四舱获得亚军,一舱获得季军。何占良负责颁发奖品。
2月22日和23日,革命军人委员会又分别组织了投掷飞镖比赛和投篮比赛。
投掷飞镖比较简单,一说大家都懂,挂个靶盘投掷飞镖即可。投篮比赛则要复杂一些。潜艇里面空间狭小,不可能安装标准篮板,就弄一个儿童用的小篮筐,挂在一舱升降口下面,用网球代替篮球,参加比赛的人站在离篮筐3米远的地方投篮,每人五次机会,以进球多少排出名次,最后由雷弹技师余文武夺得冠军。这种比赛类似于幼儿园小朋友的游戏,其实就是一种娱乐活动,为大海深处枯燥的生活增添一点乐趣。
2月23日13:40时,潜艇声纳发现美国“斯普鲁恩斯号”驱逐舰,因为此时潜艇电力不足,必须进行水下充电,另外潜艇已接近中国领海,便没有再对驱逐舰进行规避。驱逐舰用主动声纳信号敲击潜艇,发出如同电影中子弹打飞的声音:“啾――,啾――”
驱逐舰跟踪潜艇接近中国领海时,主动放弃跟踪。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