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猪尾巴”要出国 (三)《我在美国当律师》(4)

犹太人在世界各地之所以能立足于社会,主要有两条,一是有钱,二是有知识。

犹太人和中国人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中国人故土观念很强,犹太人的国家观念也很强。

犹太复国主义实际上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变种。是反犹主义的产物。反犹主义催生了犹太复国主义。

我把我对犹太民族的认识和理解讲给菲比听,并不是想讨好她,那一刻我完全沉浸在历史里,没有任何的“别有用心”。一个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拨拉自己的小算盘。

菲比听了我的见解,眼神里充满了我从未见过的光彩,也许就是在那一刻,她决定要认我作干儿子的。只是她没讲出来。

她对我说,犹太人的命运比较悲惨,至今在任何国家里仍是有钱,但没有社会地位。过去到处受迫害,尤其是二战期间希特勒的迫害最厉害。因此他们总结出一个经验:留着金钱财物没有意思,关键是要有知识,有了知识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赚出足够用的钱来。

她有一个儿子,当时正在读法学博士,他的全部学费都是她供给的。因为她重视教育。

在美国,一般中产阶级家庭的子女十八岁以后上学,都要自己到学校低息贷款(年利率在7—8%),毕业后再慢慢还学费,有的要还三十到四十年左右。所以菲比的儿子是很幸运的,生在一个重知识的犹太人的家庭可以免去还学费之累。

有人说,犹太人的特征是斜眼,但怎么斜,谁也说不清。还有人说犹太人上唇短,到底短多少,也说不清。我细心观察菲比与别的美国人的不同之处,却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

我对她说:“犹太人不但家庭观念强,重文化,会经商,而且很自信,是么?”

她点头表示同意。

我说:“有时会自信到自负的程度,三个犹太人在一起,会有四个意见,是么?”

她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显得很开心。

“你这样聪明又好学的中国青年,应该到美国学习学习,你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她笑过之后,一本正经地对我说。

“美国有意思么?也就那么回事吧!”这时我一阵耳热心跳,好像自己心里的小把戏被人识破揭穿。

“美国很有意思的,像你这样有知识有才干的青年人应该到世界各地走一走。”

“我们学校会送我出去的,以后再说吧。”不知为什么,我赶紧把这个话题岔开了。当时我觉得假若自己想利用这样一位善良的老人,来达到自己出国的目的,有些于心不忍,有些内疚。

她说她非常喜欢我,回美国以后会给我来信的,她仍然希望我能到美国去学习。我定下心来,更加积极地为旅游团工作,直到把他们送上飞回美国的飞机。

临别的时候,旅游团有一半以上的人哭了,菲比和卡西哭得最厉害。那依依惜别的场面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菲比回国以后,很快就给我来了信,信中说:“离开中国特别想念你,每当想起在中国看到的每一处风景,都会看到你的眼睛。我总是不敢相信一个中国学生能够讲那么流利的英语,能够对美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有那么深地了解,还有对美国文学的熟悉,简直不亚于一个美国青年。我老觉得应该给你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不然就会老觉得不安……”

菲比老太太的信来得很勤,每个月起码有两封。她说她退休在家没有事干,给我写信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她不要求我每信必回,收到两封回一封或收到四封回一封就行。她说:“不要耽误了你的学习。”

开始她不知道我所在的学校的水平,后来她主动向美国教育部门询问有关中国学生如何办理留学的情况,人家问她:这个学生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