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猪尾巴”要出国 (二)《我在美国当律师》(5)
“我的什么问题会影响我考研究生和分配工作?”
“你的政治表现上的问题。”仍是那道铁幕。但,年轻的张晓武一下哑了。他厌烦政治,所以在学校对政治不太关心,这就会是一条政治的鉴定。另外,他想起,第一学年他与小林谈恋爱,曾受到校方的批评,这是否也是政治表现不好的根据?在那种情况下,他知道已无处申辩,就垂头丧气地到青岛工艺美术学校上任去了。
青岛的大海,依然澎湃着波浪,迎接了心绪烦乱的张晓武。但涛声的喧嚣,似乎激励着这个热血男儿去自强。他抚不平心头的忧伤,但他知道,他必须走向明天,不管明天是什么样子。
在新单位,他一边授课,一边学习,他准备再考研究生。他不相信未来的大门对他闭而不开。
每一个有工作的中国人都有一份档案,而且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档案里装了些什么东西。经历了第一次考研究生的失败,张晓武隐约觉得他的档案里有什么对自己不利的材料,因此在新单位,处处谨慎小心,夹着尾巴做人。他本是个热心人,到了新的单位,他很快和大家相熟。他利用各种关系和自己的活动能力,经常为学校领导和同事办些事情,解决一些大家生活上的困难,于是他在学校里的人缘儿便出奇地好。“人心是杆秤。”中国的这句世代相传的话,实际上是个道德衡量的标准。
有一天,学校一位负责政工的同志对他说:“小张,你父亲的事情平反了没有?”
张晓武一怔:“我父亲早就平反了!”
“如果你父亲的事情已经平反的话,你让你父亲的单位写封证明信……因为你的档案里有些不太好的材料……”
张晓武恍然大悟。一切都封存在档案中了,连他的前途,他的理想。
很快,他父亲所在的海军某领导机关出示了一封证明其父过去的错案已经平反的公函。青岛工艺美术学校据此将张晓武档案里的“黑材料”才抽了出来,使他的面前,不再横着那道铁幕。
原来,是海军有关部门在1978年写的一份“证明信”,信中“证明”:张晓武之父张云武,在第十一次政治路线斗争中犯有严重错误,建议将其子录取在一般专业。
短短两句话,便在政治上判了张晓武的死刑。头上罩着这样的阴影,他怎么可能飞上高空呢?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张晓武、李忠效的
【长篇纪实文学】
《我在美国当律师》

作者简介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