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和美国法律做“游戏” (十三)《我在美国当律师》(3)
我的给周老先生当经理的朋友告诉我,北京小姐来了以后,天天和老板打架,在公司里摔来摔去的。周老先生对我的朋友讲:这婚姻没法维持下去了。北京小姐也对我的朋友讲:这老头,没法跟他过下去了。
后来那位北京小姐经别人介绍,找到我,问:“离婚以后能不能拿到绿卡?”
我说:“离婚后当然可以拿到绿卡,只要能证明当初结婚的目的就是为了结婚。”
他们在我的事务所办了离婚手续。办完后,女孩跟我说,她希望能回中国做生意,可为了绿卡的事情,又不能尽快回去。想将来拿到身分以后再回去。
我问她:“现在你在国内的生意怎么办?”
她说:“我哥哥在帮我做。”
我说:“你要考虑到你的生意长期得不到妥善管理,将来可能会荒废。”
她感到很为难,三五年之后不知道国内是怎么样子,回去又能做什么……
张晓武的故事讲完了。然后,他意味深长地看着赵小姐。
“跟你们说句心里话,”赵小姐说,“我说去美国,纯属是扯淡。1989年我办过去澳洲,结果没走成,现在护照还在我手里。当时我还是现役军人,因为我管转业干部,就给自己办了全套的转业手续,只等着签证一办好,我马上就办转业,我跟省、市的各部门都疏通好了。”
“后来怎么又不走了?”我问。
“那年北京不是闹了一场政治风波么?如果没有那场风波,要走还是有把握的。现在,你让我走我也不走了。”
“为什么?”
“第一是年龄,假如现在是30岁,也许打破脑袋也要走,拼上五年,不行再回来,才35岁嘛!可现在都快40挂零了,出去干啥?30岁给人端盘子也就端了;40岁给人端盘子,自己心理就不平衡。第二是,在国内起码吃穿不愁,在咱那一亩三分地上,两室一厅,一个人住,人家进来还以为进天堂了呢?我自己也觉得挺不错。在国内,能干啥就干点啥,干不了的大锅饭养活着。我有那些港币美元的,关键时候消费一下,将来方便了,出国去旅游一下,你说是不是?到美国去打工伺候谁去?我看见谁都烦!我自己一个人,自由惯了。”
赵小姐一席话,说得我有些惊诧,她怎么一会儿工夫,就180度大转弯呀!
不管我和晓武怎么想,赵小姐自顾自地说:“一个朋友的爱人去外国呆了一年,回来以后对我说,我怎么觉得自己回到国内显得特傻,跟个傻瓜似的。他说,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国内情况变得也太快了点儿,离开一年就觉得生了!”
“很多人都感到,跟国内没法做生意了,因为离开的时间太长了,回来做生意,一点摸不着边。”张晓武说。
“问题不是说只在思想上无法沟通,而是对国内好多政策和新情况适应不了,跟他们离开的时候相比,变化太大。”赵小姐用一种很有城府的神态对我们说。我相信她确实是很有城府的。那么,刚才一进门那种要出国的急迫,应当理解成只不过显示一下天真而已。不过,她肯定对出国与否,在心里反复掂量过,不然,她的想法,跟那些向张晓武咨询出国的人,怎会如出一辙?
赵小姐走后,我问张晓武:“你自己在美国混得这么好,可对别人出国,你又劝阻,人家怎么理解你的话呢?”
晓武说:“我也是因人而宜。对具备出国条件的,我并不劝阻。但对不具备条件出去闯一下的人,我把话说充足,让他自己去抉择。当然不是谁都不要去美国,但也不能人人都往美国挤。我觉得,任何事都不要一窝蜂地去做。在美国,成功和失败共存。你本来不具备闯天下的条件,又急于求成,去了准后悔。归根结底,还是要学会自我设计。你设计好了,觉碍自己去美国真能创出一番事业,那就勇敢地去。要是既没杀件,又没勇气,或者只想捞好处,没有吃苦和奋斗的准备,那就千万别去!”(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