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商场风云 (四) 《我在美国当律师.》

第四章 商场风云 (四) 《我在美国当律师.》

 

不欢而散

 

张晓武自述——

在南凯罗兰那的美国客人这笔生意上,H公司的人栽了面子,他们想控制我的计划也没有得逞。于是他们便在供货的问题上刁难我。在勉勉强强合作了三个月之后,他们就不再给我供货了,等于是单方面撕毁了合资合同。

从后来事态发展来看,H公司停止供货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车×截留了美国鲜晶公司付的赔偿款,国内工厂拿不到钱,就不再往美国供货了。

鲜晶的赔款H公司分得100万左右,扣除律师费,剩下不足100万,据说车×只汇往国内40万左右,另外的钱都扣在他手里。他却对国内的人讲,这剩余的钱都赔在迈阿密的合资公司了。这些情况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是在事情过去很长时间之后,这消息才从国内传到滕×那里的。滕×把这个消息告诉我的时候,显然很气愤。我们根本没见到这笔钱,实际上是让车×独吞了,而让远在迈阿密的滕×和莫西背了个黑锅。

H公司停止供货的时候,我给当初拍板与我搞合资的H公司董事长车×打了个电话:“车×,你们这样做不大像话,我们合资的条件就是你们供货,我们销售。你们忽然不供货了,按照法律,你们属于违约,我可以告你们。”

“那你就告吧!”车×摆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但我没有告。我做这场生意,没有亏什么钱,只是失去了一次机会。我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希望把生意做得很大,H的违约只是把我原先的计划打乱了。

我不告他们的主要原因是,我不想牵连H派到我那里的滕×和莫西。按照美国移民法的规定,他们作为公司转让工作人员,可以在美国办绿卡。他们和我的私人关系很好。如果我和H打官司,他们就得失去办身分的机会。我是律师,我深知这场官司对他们的影响之大。所以我决定,暂时不做什么事情,即使要做,也要等到他们拿了绿卡以后。我不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置他们两人的前途于不顾。

如果跟H公司打官司,怎么打呢?我不能取消他们的股权,因为他们股份大,占70%,而我只有30%。我只能告他们违约,如果他们没有钱赔偿,可以按法院下的判决书,把他们的股份收回来。

在我和车×谈判破裂以后,我曾让滕×与车×谈过一次,以做到仁至义尽。因为在H公司里面,滕×是第二把手,据说他和车×的私交也不错。结果,他俩的谈话也破裂了。他们具体怎么谈的,我不知道,人家公司内部的事情我不好打听。后来我听莫西讲,滕×批评车×违约不对,不应该这样做;车×反把滕×骂了一顿,说他胳膊肘向外拐。两人就崩了。

×和车×谈崩以后,很伤心,他想回国去。对我说,他不回去,我回去!”本来公司决定由滕×负责在美国的业务,车×来看看就回去的。后来不知为什么车×一直没有回国,现在看来是因为他扣下了那笔钱的缘故。

在与滕×的三个多月的交往过程中,我发现了他的许多优点。他不仅业务上是把好手,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没有私心,他是那种把金钱、地位都看得很淡的人,他特别重友情,珍惜自己负责的那一份工作,仿佛人活在世上的最大乐趣就是把手里在做的事情干好。他是那种你把身家性命和全部家当都交给他尽可以放心的人。因此,我一再挽留他,要他继续做公司的事情。我不能看着他因为车×的不义而灰溜溜地回国。为了他以及莫西能在美国顺利转身分,我暂时放弃了与车×打官司的念头……

×深知我的良苦用心,他也深深被我的友情所感动。有一天他和我聊天儿,说到车×,他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非常刚强的汉子,“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看来车×真的让他伤透了心。这是我第一次见他伤心。

他对我说:“H公司多少年来的心血白费了,我们是北京几大集体企业之一,让车×搞垮了!这个人怎么能这样,财迷心窍!”

他告诉我,他以后不和车×联系了,并告诉公司的其他人,如果车×来电话找他,就说他不在。后来车×真的来电话找过他,接线小姐按滕×的交待回答对方:“滕×不在。”

×打了几次电话找不到滕×,就打电话问我,膝×现在在哪里?我说:“无可奉告。”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